國家兩廳院25周年、《PAR表演藝術》雜誌20周年鉅獻
當攝影已成顯學,舞台攝影卻仍是許多人無法跨足的領域


劉振祥.林敬原.許斌,三位資深舞台攝影師
舞台攝影入門心法大公開

讓我們藉由不同的角度,一窺曾發生在這個島嶼上
演出過的、消逝中的、記憶裡的表演藝術
讓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戲曲,與我們的靈魂更近

詳盡的訪談,為您一一拆解舞台攝影的密技
學攝影一定要上專業的課程嗎?經歷與養成,對日後拍舞台攝影有什麼影響?攝影者需要聚焦或是找到某一塊攝影領域的必要性?在拍攝舞台前會準備什麼?需要先了解(看)作品?或先跟藝術家溝通嗎?如何決定拍攝的瞬間?會因為原本的創作者或是表演團體的需求,反而讓自己失去透過鏡頭創作的機會、樂趣?舞台攝影的作品是一種記錄還是再詮釋?希望藉舞台攝影留下些什麼?哪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對你的舞台攝影影響最深?黑白與彩色的呈現方式有甚麼不同?拍攝舞台攝影時最喜歡或是習慣的焦段?

舞台攝影.獨門心法

從一張照片中,把觀眾的回憶全部勾回來劉振祥:
以舞蹈為例,我要知道這個編舞家、這支作品是表現什麼。一段舞蹈,它可能二十分鐘、甚至一個小時,在那麼多畫面裡,要去擷取哪個畫面來當作它的一個視覺。攝影者必須自己去尋找, 去創造一個屬於這支舞代表性的畫面。

拍舞台像拍突發新聞一樣,是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林敬原:
拍表演藝術的時候,我會去回想,也許我的生命裡或者成長過程裡,有沒有那種感覺?我會去感受、去思考。因為我可以慢慢的把自己丟進去,可以慢慢的走到那個位置,讓自己也參與在其中。我比較容易從舞台攝影裡找到那種連結。

排練場中的豐富性比舞台上更多許斌:
我覺得排練比演出更重要。大概十一年前《黑洞Ⅰ》首演的時候,我就開始把排練照放在演出現場做展覽,目的是讓觀眾看到這個戲是怎麼做出來的,我覺得這個很重要,因為一般人只是看到舞台,然後掌聲永遠也只給演員,但他們看不到這位演員是怎麼磨過來的,或其他幕後工作者承受什麼壓力跟辛苦,我覺得應該把這些東西呈現出來。

作者簡介

劉振祥

資深攝影工作者,20歲時舉辦首次個展,1987年開始拍攝紀錄表演藝術,也曾為電影拍攝劇照。多次舉辦個展及海內外聯展,作品亦獲美術館典藏,並出版《臺灣有影》、《前後:劉振祥的雲門影像敘事》、《滿嘴魚刺》等作品集。

林敬原

1983年畢業於世新,退伍後任職校園書房、商業周刊擔任攝影,並曾任首都早報、自立晚報、台灣日報攝影,現任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。從底片時代拍到數位時代;因為喜歡,所以不斷的拍!

許斌

紀實攝影者

博客來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是本不錯的藝術設計﹐我facebook上的朋友都說這商品頗受好評,平價舒適、物超所值,買過就知道



特搜逛街

,內容的每一個細節卻都令人驚艷,真的不錯,內容精彩!


好看的藝術設計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全書的內容大意

看完心情愉快, 正能量滿滿,總會覺得彷彿一伸出雙手便能擁抱全世界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總而言之,它的評價很高,誠意推薦給大家看喔!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曾在博客來 網路書店造成搶購熱潮。



  • 出版社:國家表演藝術中心

    新功能介紹

  • 出版日期:2012/10/15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
最新與最多的藝術設計,每日都有特價商品推薦是網路書店購書最佳選擇!

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

商品訊息功能:

特搜逛街

  • 出版社:國家表演藝術中心

    新功能介紹

  • 出版日期:2012/10/15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
國家兩廳院25周年、《PAR表演藝術》雜誌20周年鉅獻
當攝影已成顯學,舞台攝影卻仍是許多人無法跨足的領域


劉振祥.林敬原.許斌,三位資深舞台攝影師
舞台攝影入門心法大公開

讓我們藉由不同的角度,一窺曾發生在這個島嶼上
演出過的、消逝中的、記憶裡的表演藝術
讓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戲曲,與我們的靈魂更近

詳盡的訪談,為您一一拆解舞台攝影的密技
學攝影一定要上專業的課程嗎?經歷與養成,對日後拍舞台攝影有什麼影響?攝影者需要聚焦或是找到某一塊攝影領域的必要性?在拍攝舞台前會準備什麼?需要先了解(看)作品?或先跟藝術家溝通嗎?如何決定拍攝的瞬間?會因為原本的創作者或是表演團體的需求,反而讓自己失去透過鏡頭創作的機會、樂趣?舞台攝影的作品是一種記錄還是再詮釋?希望藉舞台攝影留下些什麼?哪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對你的舞台攝影影響最深?黑白與彩色的呈現方式有甚麼不同?拍攝舞台攝影時最喜歡或是習慣的焦段?

舞台攝影.獨門心法

從一張照片中,把觀眾的回憶全部勾回來劉振祥:
以舞蹈為例,我要知道這個編舞家、這支作品是表現什麼。一段舞蹈,它可能二十分鐘、甚至一個小時,在那麼多畫面裡,要去擷取哪個畫面來當作它的一個視覺。攝影者必須自己去尋找, 去創造一個屬於這支舞代表性的畫面。

拍舞台像拍突發新聞一樣,是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林敬原:
拍表演藝術的時候,我會去回想,也許我的生命裡或者成長過程裡,有沒有那種感覺?我會去感受、去思考。因為我可以慢慢的把自己丟進去,可以慢慢的走到那個位置,讓自己也參與在其中。我比較容易從舞台攝影裡找到那種連結。

排練場中的豐富性比舞台上更多許斌:
我覺得排練比演出更重要。大概十一年前《黑洞Ⅰ》首演的時候,我就開始把排練照放在演出現場做展覽,目的是讓觀眾看到這個戲是怎麼做出來的,我覺得這個很重要,因為一般人只是看到舞台,然後掌聲永遠也只給演員,但他們看不到這位演員是怎麼磨過來的,或其他幕後工作者承受什麼壓力跟辛苦,我覺得應該把這些東西呈現出來。

作者簡介

劉振祥

資深攝影工作者,20歲時舉辦首次個展,1987年開始拍攝紀錄表演藝術,也曾為電影拍攝劇照。多次舉辦個展及海內外聯展,作品亦獲美術館典藏,並出版《臺灣有影》、《前後:劉振祥的雲門影像敘事》、《滿嘴魚刺》等作品集。

林敬原

1983年畢業於世新,退伍後任職校園書房、商業周刊擔任攝影,並曾任首都早報、自立晚報、台灣日報攝影,現任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。從底片時代拍到數位時代;因為喜歡,所以不斷的拍!

許斌

紀實攝影博客來網路書店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













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推薦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討論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比較評比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開箱文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部落客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
那裡買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價格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特賣會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評比,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部落客 推薦








青少年發展-危機與轉機



人類發展學--兒童發展



兒童認知發展-概念與應用



孩子們的祕密書信

















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



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

64F511DC21885547
arrow
arrow

    bishopq007h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